鹽是百味之首,天天吃天天用的東西,想必很多人都很了解鹽,那麽大家知道大粒鹽和精鹽的區別麽? 
可能很多人都會說,就是體積大小不同,其它的沒啥區別,吃起來都是一個味。如果你也是這麽想,那麽就大錯特錯了! 因為大粒鹽要比精鹽更有營養,而且大粒鹽要比精鹽味道更香更好吃。 看到這裏很多人又會疑問一點,大粒鹽這麽多好處,為啥市場上賣的精鹽卻很多,所以今天拉麵那些事兒就和大家說說:大粒鹽和精鹽的區別,看完保證大家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。 ”大粒鹽“和”精鹽“的3大區別,看完長知識了區別一:生產工藝不同 大粒鹽 大粒鹽是從飽和鹵入鹽池曬鹽開始,讓其自然結晶,然後直到入池的飽和鹵水中的氯化鈉完全析出,排幹母鹵後再放入飽和鹵促使結晶,就這樣反複幾次後,再曆經三四個月以上的時間,最終形成顆粒體積較大的粗鹽。 精鹽 精鹽是經過深加工的鹽,需要去除雜質,所以鹽的顆粒比較小。 以鹵水活鹽為原料,用真空蒸發製鹽工藝,機械熱壓縮蒸發製鹽工藝和粉碎,洗滌,幹燥工藝製取的食用鹽。 總結:因為兩種鹽的生產工藝不同,所以不僅再外觀上有明顯的區別,再溶解速度上也有較大的區別,大粒鹽的溶解速度比較慢,而精鹽的溶解速度比較快,而鹽的溶解速度快慢對於烹飪食物的味道上也有很大差異。一句話概括來說就是:同樣是鹽,精鹽吃起來味道更鹹,因為它在口腔中溶解的速度更快。 其次大粒鹽的生產工藝用時更長,比較費時費力,而精鹽結晶時間較短,生產起來比較簡單。 區別二:成分不同 大粒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粗鹽,因為這種粗鹽加工方式並不精細,所以氯化鈉含量要比精鹽低,一般粗鹽的氯化鈉含量大概在85%-90%,所以用同質量的粗鹽和精鹽燒菜,精鹽做的菜更加的鹹。這是因為精鹽的氯化鈉含量一般在96%以上。 所以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,精鹽中含有的基本都是氯化鈉成分,其它營養物質和雜質比較少,粗鹽雖然氯化鈉含量要低於精鹽,但是其它營養成分含量卻要比精鹽高,像是粗鹽中一般還含有氯化鎂,硫酸鎂,氯化鉀,硫酸鈣,碘等這些人體必須的微量化合物。 區別三:味道不同 大粒鹽吃起來要比精鹽味道更香更好吃,因為大粒鹽中含有的一些成分,像是硫酸鎂等成分,這些酸性鹽分子在水解後,會刺激人體的味覺神經,所以粗鹽吃起來在口腔中的香味更加的濃鬱,別有風味。而這也是為啥一些國外的烤肉會撒粗鹽的一個原因,而在我們國內像是蒙古等地區,也習慣用粗鹽煮牛羊肉,因為粗鹽煮出來的肉味道更好。 再像是大粒鹽中含有的氯化鎂在受熱時會分解出鹽酸氣,而鹽酸氣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,而氨基酸這種成分就是鮮味物質的來源,所以用粗鹽烹飪的食物鮮味更足。 大粒鹽這麽多好處,為啥使用精鹽的人更多粗鹽雖然在味道上要比精鹽好,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點,因為粗鹽的加工方式沒有那麽精細,所以在保留營養成分的同時,也殘留的很多的有害雜質,像是一些粗海鹽就可能因為海水被汙染,導致提煉的粗海鹽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超標,再加上以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,攝入營養的渠道有很多,所以也不缺海鹽提供的這點營養成分,所以這也導致了海鹽有營養的這點優勢顯得比較雞肋。 雖然如此,但是粗鹽相比精鹽來說,在烹飪用途上來說還有很多優勢,像是粗鹽的溶解速度慢,就十分適合用於醃製食物。 再加上粗鹽的鹹味沒有精鹽的重,所以在煮肉燉肉的時候,用粗鹽燉煮肉類食材,更容易讓肉軟爛多汁,而這是根據滲透壓的原理。 大粒鹽的用途大粒鹽:適合各種食材的醃製,在醃製食物效果上要比精鹽好很多,另外像是製作鹽焗係列的美食也用粗鹽,像是鹽焗大蝦,鹽焗大雜蟹,還可以用於烤肉,醃各種肉等等。 個人主頁有一係列蘭州拉麵製作視頻教程和拉麵各種配方的分享,本人定時分享: 各種麵食做法的講解,各種鹵菜製作的講解,各種湯類製作的講解 分享餐飲實戰幹貨經驗,講解專業餐飲知識,關注我教你在家自學蘭州拉麵,喜歡文章,記得點讚呦 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 |